姓名:王则君
职称:教授
专业:化学
所属二级学科:分析化学
研究方向:微纳诊疗与液滴操控
E-mail: [email protected]
欢迎具有化学,生物,物理等学科学习背景,有奇思妙想并致力于诊疗相关交叉研究的同学来组内交流学习。
个人简历:
2013年于湖南大学获化学学士学位;2018年获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博士学位。2018-2021年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(UCLA)生物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。曾获国家级优秀青年人才项目,“兴辽英才计划”青年拔尖人才和沈阳市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等基金资助。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,被引用3400余次,其中以第一/通讯作者在PNAS, J Am Chem Soc, Angew Chem Int Ed, Adv Mater, ACS Nano等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。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,Journal of Analysis and Testing (JAT)青年编委。
近年来的主要研究工作:
1. 发展了系列针对代谢分子、核酸等的诊疗探针。基于核酸结构的拆分、重组,纳米材料的设计及相互作用研究,建立了提升探针选择性和实用性的新方法。
2. 提出了半开口微液滴成型的新原理。基于油包水液滴体系,通过温控油相相变引发水相液滴空腔自塑,实现半开口微凝胶主体基质的自主改变、均匀掺杂及尺寸的控制,以适应多种功能化设计需求。
3. 设计了基于多种疾病的“取样-分析-响应”多功能微器件。为生物标志物的分离富集或疾病的检测控制提供了安全、高效、便捷的诊疗新策略。
近年来承担的主要项目(五项):
1.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
2.“兴辽英才计划”青年拔尖人才项目
近年来发表的代表性论文(十篇):
详细研究信息请移步个人主页://faculty.1pondowm.com/wangzejun/zh_CN/index.htm